作者 李春容
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。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,肾结石在排出过程中暂时受阻在输尿管的狭窄处导致的。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腹部剧烈疼痛、血尿和排尿不畅,常伴随一过性血压升高、恶心、呕吐及膀胱刺激症等症状。输尿管结石若长时间未排出,会造成肾脏积水,积水没得到解决,严重的会引发肾功能衰竭,影响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,故尽早排石治疗十分重要。随着当前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,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成为治疗输尿管结石常用方案,该技术是一种微创治疗,无需麻醉、无创口,适用于直径0.5-1.5公分的输尿管结石。但治疗效果和结石的清除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结石成分不同、嵌顿的部位不同、输尿管的粗细不同、患者的依从性不同是常见的因素,故一些患者需要二次治疗,所以,掌握术后的排石技巧,有助于提升结石的清除率,降低二次治疗、减少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长十分重要。下面将从饮水、活动、饮食、生活习惯、药物等几方面来介绍排石的技巧。
一、 饮水
饮水是关键。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500ml-3000ml,但也需根据尿量情况而增减,一般每日尿量需达2000ml-25000ml,尿液颜色保持接近透明浅黄色为佳。夏季因天气炎热,汗液增多,水分蒸发增加,尿量相对减少,因此需加大饮水量。饮水应均匀分配在全天,尤其晨起和睡前喝水可稀释尿液,减少结晶沉积。最好是饮用白开水,对白开水难以下咽者,可以喝柠檬水(含柠檬酸抑制结石形成)、淡茶水,避免含糖饮料(如果汁、奶茶、可乐)、浓茶、咖啡、酒精等可能加重代谢负担的饮品。
二、活动
跳跃性运动如跳绳、跑步、下楼梯,踮脚运动(自然站立,两脚并拢,缓慢踮起脚跟,重心前移至脚掌,放松身体,做自由落体运动,让脚跟轻撞地面)是促进排石的有效方式。这些运动通过重力作用,帮助结石碎片更快的向下移动,进入膀胱随尿液排出体外。排尿前适当的活动,能促进结石下移。老年人或合并高血压、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患者运动方式可以选择踮脚运动或者手拍腰腹部,活动度及力度以身体无不适为宜,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,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。在运动过程中,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,如出现血尿、疼痛时应及时停止运动,报告医生,对症处理。
三、饮食原则
体外碎石术后,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促进结石排出有重要作用。患者应遵循清淡、易消化、低盐低蛋白、高纤维、避免高草酸食物为主的饮食原则。
1.低盐饮食
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,尽量避免腌制、加工肉类食品(如火腿、腊肠、咸菜)及高钠调味料。过量盐分增加尿钙排泄,促进结石形成。
2. 低动物蛋白
减少红肉(如猪肉、牛肉、羊肉)、海鲜等动物蛋白摄入。过量蛋白质代谢后增加尿酸和钙的排泄,建议以豆类、蛋类等蛋白替代部分动物蛋白。
3.高纤维食物
增加全谷物、燕麦、苹果等高纤维食物摄入,促进肠道蠕动,减少钙和草酸吸收。
4.禁忌食物
高草酸食物如:菠菜、欧芹、甜菜、苋菜、空心菜等,若要食用,应先焯水。
高嘌呤食物:动物内脏(如肝脏、肾脏、心舌、肚、肠),肉汤,沙丁鱼等。
高糖、高脂食物:甜点(如蛋糕、甜奶油,饼干)、油炸食品(如油条、薯片、油勺)可能干扰代谢,增加结石风险。
辛辣刺激性食物:辣椒、芥末酱、酒精等可能刺激输尿管,加重炎症和疼痛。
5.补充营养素
钙和维生素:适量摄入,可通过牛奶、酸奶等食物获取钙。钙与草酸在肠道结合,反可减少尿草酸排泄。维生素B6帮助代谢草酸,可从香蕉、土豆、鱼类中获取。
四、 生活习惯调整
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对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至关重要。患者应保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,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。三餐规律,避免暴饮暴食、宵夜,增加身体代谢负担。同时,避免长时间憋尿,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,保持尿路的畅通。
五、药物治疗
输尿管结石碎石术后,住院患者由医生根据碎石情况使用解痉、补液、利尿等药药物促进排石为主,根据症状调整方案。门诊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购买排石通颗粒、金钱草颗粒促进排石,对糖尿病或血糖异常的患者可购买中成药金钱草泡水喝。
总之,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结石的排出需这几方面同时进行,才能达到理想效果。住院患者不能因为在医院有医生用药而忽视饮水、活动、饮食的重要作用。门诊患者也不能因为碎石后腰腹无疼痛症状,就忽视排石的过程,需要按时随访,定期复查泌尿系B超,了解结石是否已排出体外。掌握排石的技巧,并付诸于行动,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。
这些技巧,您记住了吗?